1、2005年4月,上海伯奎口才交际进修学院(刘伯奎口才训练)经人民日报市场信息中心联合100多家权威行业协会及《人民网》、《新华网》《搜狐网》《中国质量与品牌网》《阳光315网》等30多家权威网站共同举办的民意调查大型公益活动中,被评为《中国特色教育培训十大杰出品牌》,并邀请赴京开会。但是,由于主办方后来由“公益活动”改口要求交纳奖牌、证书的制作费用,刘伯奎觉得似有花钱买荣誉之嫌,遂拒绝赴会。
2、《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》于2004年5月出版,中国语用学会会长、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何自然教授在“序”中评价该著作为国内第一部:“读起来完全没有‘洋瓶装汉酒’的感觉……读者并不觉得那里有外国的语用学理论”的汉语语用专著,并夸奖该书具有“将普通语用学理论与汉文化糅合在一起探索汉语语用”等五大“亮点”。
3、英国出版的《话语与多元文化》杂志主编邀请香港一位教授撰写了《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》一书的书评,据告知,将于明年年中在该刊刊登,向世界各国作推介;
4、刘伯奎接受《话语与多元文化》杂志主编的约稿,目前正在撰写一篇介绍汉语文化语用特点的论文,将在该杂志刊登。
5、2005年7月份,刘伯奎在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中国语用学会年会上得知(刘伯奎在该学会属于极少数的研究汉语语用的学者,这个学会的会员几乎全部是国内高校研究英语语用或者教英语的),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已经陆续以《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》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主干教材,而复旦大学的教授已有人将此书带到国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用书。
6、据有关方面告知,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(英语)、浙江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(英语、汉语)的硕士、博士研究生点,已经将此书列入研究生必读书。
7、2001-2003年间,加盟国家“九五”社科基金项目《英汉话语联系语的语用—认知对比研究》刘伯奎为参加者,独立承担汉语部分的内容撰写,个人排名第四,已通过国家鉴定。
8、(2004-2005)以专家身份接受教育部语用司委托项目:“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分级分段训练评价体系与检测标准”,独立承担课题,目前该“评价体系与检测标准”已经在国内两个试验区完成了初期试用评价。
9、(2003-2005)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“中小学生口语交际技能教学训练体系的创建研究”(项目批准号:C03070)由刘伯奎独立承担,已经顺利结题。
10、2006年5月,中国教育学会“十一五”规划课题《中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体系创建研究》得到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,刘伯奎出任总课题组组长。(立项证书影印件、课题介绍)
11、2006年7月11日,刘伯奎应教育部语用司、高等教育出版社之邀,前往北戴河给来自全国的参加《全国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与评价研讨会》的300余名小学教师做专题报告,同时给做示范课的老师作了点评,与会教师反响强烈。
12、2006年3月,全国高职高专公共课系列教材《口才与演讲》(修订版)出版。
13、2006年4月,在《语文教学通讯》(全国教育核心期刊)发表刊物篇首论文《语文学科结构的板块缺失》。 |